1. info 命令

使用info 命令查看redis信息

info [section]

section 可选值

server   获取 server 信息,包括 version, OS, port 等信息
clients  获取 clients 信息,如客户端连接数等
memory   获取 server 的内存信息,包括当前内存消耗、内存使用峰值
persistence  获取 server 的持久化配置信息
stats   获取 server 的一些基本统计信息,如处理过的连接数量等
replication   获取 server 的主从配置信息
cpu   获取 server 的 CPU 使用信息
keyspace   获取 server 中各个 DB 的 key 的数量
cluster  获取集群节点信息,仅在开启集群后可见
commandstas  获取每种命令的统计信息

2. 内存淘汰策略

通过参数:maxmemory-policy 设置淘汰策略。这些策略在达到maxmemory的值的时候触发。

1)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2)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3)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4)volatile-lf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挑选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淘汰。

(5)allkeys-lru:从数据集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6)allkeys-lfu:从数据集中挑选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淘汰。

(7)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8) no-enviction(驱逐):禁止驱逐数据,这也是默认策略。意思是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就会报错,请求可以继续进行,线上任务也不能持续进行,采用no-enviction策略可以保证数据不被丢失。

3. hz参数

设置 Redis 后台任务执行频率,比如清除过期键任务,设置范围为1到500,默认为10。数值越大 CPU 消耗越大,延迟越小,建议不要超过100。